近年来,邵阳经开区深入推进安全强基固本攻坚行动,积极创新安全监管模式,不断筑牢高水平安全基础。截至目前,该区已连续8年实现工贸领域“零事故”。
作为我市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邵阳经开区是全市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主力军。2024年,园区技工贸总收入达900亿元,集聚企业超千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5家。面对产业集聚带来的安全治理挑战,邵阳经开区积极创新机制,破解安全监管难题。
建立驻企联络员末端防控机制,打通安全生产监管“最后一公里”。邵阳经开区坚持党建引领安全发展,深化“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内容,选派246名党员干部,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他们既是企业发展的“服务员”,也是安全生产“检查员”,通过常态化的检查提示和指导服务,实现监管与服务的有机融合,排查与整改的无缝对接。仅2024年,驻企联络员就帮助企业发现并整改安全生产隐患200项。
“红黄蓝”动态评估精准施治。为实现对企业安全风险的精准管控,邵阳经开区创新推出“红黄蓝”风险动态评估机制。通过全方位的安全检查评估,根据风险等级对园区235家规上工业企业分别给予红、黄、蓝三色标识,实行“红牌重点督导、黄牌针对性监管、蓝牌不定时巡查”的差异化管理。2024年,园区共发现并整改企业安全生产问题1300余项,重大隐患整改率达100%。园区一企业负责人坦言:“园区的安全‘三色’牌既是警示灯,又是安全盾,时刻提醒我们要把安全放在首位。”
危险作业“安全管家”全程护航。在安全生产工作中,邵阳经开区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针对22家涉危化品企业,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提供“诊断+整改+验收”全链条服务。在涉爆粉尘企业隐患动态“清零”专项治理中,创新建立“专家诊断,执法跟进,企业整改”的闭环管理机制,累计帮助企业消除重大风险10处。一新能源科技公司曾被发现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木屑粉尘,且生产设备不具备防爆功能,在专家现场诊断、指导下,企业进行整改。该公司负责人感叹:“多亏了专家指导,让我们及时排除了这颗随时可能引爆的‘雷’。”
“安全生产是园区发展的生命线。安全生产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刻不能停。”邵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将持续深入推进安全强基固本攻坚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机制体系,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赋能园区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以“智慧大脑”赋能园区安全发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