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第一个小商品市场、湖南第一家民营企业、湖南第一个民营经济开发区、第一条中国至老挝的友谊通道……邵阳,在全国、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史上创下多个第一。“天下湘商半在邵阳”,如今,在世界各地发展的邵商有百万之众,总资产超过了4万亿元。“邵商”何以长盛不衰?如何续写新传奇?从龙腾虎跃的“新邵商”中可以窥见一隅。
“新邵商”,新在“年龄与面孔”。洽博多闻,勇于创新的邵商二代成为一股崛起的新生力量,“近悦远来”的投资者在邵阳经开区这片沃土上驰骋沙场、搏击风浪。“新”在产业领域。锂电池、绿色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领域抓住新的风口,找到新的驱动力。“新”在发展路径。广大邵商不仅是邵阳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更是“跳出邵阳发展邵阳”的主体力量。
走进邵阳市元通工艺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工人们或操作机器、或手挽针挑,长短不一、造型各异的假发材料,在灵活翻飞的双手下,变成一顶顶颜色艳丽的时髦假发。销售主管唐文志向记者介绍,不久,这些产品就会被发往世界各地。
位于邵阳经开区的元通工艺品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假发饰品系列产品研制、生产和销售的专业公司,品种齐全、品质领先、产业链条较完整。唐文志的父亲唐克是这家发制品企业的创始人。
从一把剪刀、一面镜子回收头发,到“假发生意遍全球”,唐克父子走过了中国发制品行业高速发展的30年,也迎来了以唐文志为代表的二代管理者。接过家业的“发二代”,逐步走出父辈庇荫的唐文志正探索带领企业再次穿越新周期。
一个熟悉的故事:从走街串巷到贸通世界。
“我父亲从十三四岁起就开始闯荡,最开始是挑着扁担走街串巷,糖换鸡毛、鸡毛换糖,收鸭毛、龟甲、长头发......什么赚钱做什么。”唐文志在介绍起父亲的“发家史”时,津津乐道。
唐文志的父亲唐克于1965年生于大祥区蔡锷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靠着一副货郎担儿走天下,成家立业、养家糊口。
2000年,收头发、做档发的唐克迎来发展转机,他的主要“下游”客户、国内假发“第一股”河南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成功上市给了唐克巨大的发展信心,他攻克了设备、技术等诸多难题,掌握了从档发、色发到工艺发的一整套技术,在广州开起了发制品厂,不再仅为下游产业“做嫁衣”,“头顶生意”开始走上“高端路”。此后,他更凭借广州外贸的优越条件,开设外贸公司,打通线上产销链,“假发生意遍全球”。
困而思变,“发二代”逆境求索
2007年,大学毕业的唐文志进入自家的发制品企业。唐文志不是养尊处优的“企二代”,相反,他格外地踏实,懂礼貌,能吃苦,肯奉献,勤俭节约是朋友对他的评价。
2018年,在销售一线的唐文志感受到浓浓的危机:市场上,青岛、许昌等地的发制品占比遥遥领先,它们在款式、研发创新上把广州发制品企业远远地甩在身后,再看自家的产品,已落后青岛、许昌等地5-10年。“再这样下去,企业很快就会‘死’。”唐文志知道,一定要做出改变。
他将眼光投向了家乡邵阳。
优良的发丝材质是假发设计的必然需求,“云贵川的头发是最好、最原生态的高端原材料。”邵阳承接云南、贵州、四川等地的头发,是中国最大发制品原材料集散地,“将工厂搬回邵阳,离原材料近,将节约大量成本”。唐文志介绍,邵阳拥有发制品产业园和全产业链企业100多家,从业人员超10万人,回到邵阳,产品研发创新或许也将迎来新机遇。
“2018年回邵至今,我们的年销售额实现翻番,原先年营收不到5000万,现在已超1.5亿元。”唐文志开心地介绍,邵阳经开区作为邵阳发制品产业的主要集聚地,现有发制品企业46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29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合作多,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速度快,元通工艺品有限公司与许昌等地的产品差距逐渐缩小。
“借助邵阳经开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行业支持,进行技术突破和更丰富的产品研发。继续做好销售,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谈及未来, 唐文志表示“发展方向十分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