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邵阳这片充满机遇与活力的土地上,良好的营商环境如同温润的春雨,滋养着企业成长的根系。湖南圣菲达服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菲达服饰”)便是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的佼佼者——从2016年将生产基地从上海迁移至邵阳经开区,到如今成为行业数智化转型的标杆,它的蜕变轨迹里,藏着传统制造企业拥抱变革的勇气与智慧。
“落户邵阳的第一天,就是我们数智化转型的起点。”圣菲达服饰总经理樊祺的话语里透着坚定。扎根邵阳的数年,当地政府的政策护航,为企业筑牢了成长的基石;在科技创新的浪潮中,圣菲达主动将“数智化”刻入发展基因,通过引入先进的MES系统与智能裁剪设备,一步步完成从“手工作坊”到“数字工厂”的跨越。
走进圣菲达服饰的智能车间,一幅现代化、智能化的生产画卷徐徐展开:自动画线机像精准的导航仪,在布料上标出毫米级的裁片坐标;自动化裁断机高速运转,刀刃切割准确无误,几乎不留余料……这些忙碌的生产场景,最终都化作流动的数据,汇入版型、款式、工艺、BOM四大核心数据库,成为企业最宝贵的“数字资产”。
对于一线员工而言,企业的转型带来的是工作方式和心态的巨大转变。曾经,“熟手”的经验是生产线上的“定海神针”,而如今,数据共享让更多人拥有了底气。
“通过数据共享,我们将老师傅们宝贵的经验转化为企业管理案例库。像处理弹力面料时如何避免拉伸变形,缝制厚重布料时怎样保证线迹平整,这些藏在指尖的‘门道’,如今都被一一拆解成可量化的操作标准和视频教程。把这些经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后,上传到内部数据共享平台,员工随时可以调阅学习。”圣菲达服饰技术研发部经理陈小军介绍道,这种数据化的经验传承,让员工的工作更有方向,也让产品质量有了更稳定的保障。
而数据共享的魔力,远不止于经验传承。在生产调度、质量管控等环节,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各环节的数据实时互通,让生产计划得以更精准地制定和调整,质量问题也能被及时发现并追溯根源,为企业的高效运转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种“数据驱动”的柔性生产能力,让圣菲达服饰在小单快反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订单动态MES排产系统如同“智慧大脑”,能同时处理200种差异化订单,32条产线像精密齿轮般协同运转。数据显示,转型后企业生产效率提升30%,人力投入减少20%,2024年营收达1.71亿元,实现连续7年年均增长超25%的亮眼成绩。
圣菲达的成长,离不开邵阳这片“沃土”的滋养。“从土地使用优惠到税收减免,从银行低息贷款到高校人才对接,政府的支持像阳光雨露,让我们转型更有底气。”樊祺感慨道。正是这种“企业敢干、政府敢扶”的良性互动,让数智化转型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
面向未来,圣菲达的“转型蓝图”更添绿色底色。“我们正推进‘零碳标杆工厂’建设,导入了EMS能源管理系统和储能系统,新厂区安装了7000平方米屋顶光伏板。”樊祺满怀信心地说,“用数据赋能品质,用绿色点亮未来,我们要让‘邵阳智造’在全球舞台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