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邵阳,热浪翻滚。下午4时的阳光依然毒辣。在邵阳经开区盟机集团邵阳龙门钻攻基地项目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声与金属碰撞声交织,数十名工人正与烈日较量,用汗水浇筑这座承载着“邵阳智造”梦想的厂房。
“空调服”里的匠心
“全副武装”的杨宏旺
在办公楼施工区,52岁的装模工人杨宏旺正猫着腰在钢管架间灵活穿梭。他头戴一顶装有微型风扇的安全帽,身穿特制“空调服”,衣服内藏的小风扇嗡嗡作响,为他输送些许凉意。“这装备能降温,但碰上高温天,衣服还是湿透又晒干好几回。”杨宏旺抹了把汗,拧开1.5升的水壶猛灌几口,“关键还得靠水,它就是我们的‘续命丹’,一天得喝五六壶。”
作为团队里的“老把式”,杨宏旺和工友们几乎每7天内就完成一层楼的装模任务。“这是市里的重点项目,能参与建设,光荣!”尽管高温让作业难度倍增,他却干劲十足,“天气越晴越要抢工期,绝不能耽误项目年底投产!”
高空中的“热舞者”
袁恢平(右)和工友在高空作业
不远处,钢结构厂房施工正酣。52岁的袁恢平站在8米高的钢梁上,像指挥家般挥舞手臂,引导吊车将横梁精准对接。烈日直射下,钢梁表面温度飙升至50℃以上,隔着厚底胶鞋都能感受到灼热。“高空作业没阴凉,钢梁烫得能煎蛋!”袁恢平笑道。他和工友每天要在“钢铁烤架”上工作8小时,衣服结出盐霜是常态。
从事高空作业十多年的袁恢平,早已习惯与危险和高温共处。“更高更险的架子我们都爬过,这点高度不算啥。”他拍了拍腰间的安全绳,“但安全这根弦,什么时候都得绷紧。”
“热”情背后的产业雄心
盟机集团邵阳龙门钻攻基地项目是我市十大重点产业项目之一,建年产2000台轴数控机床及年产1000台数控龙门加工中心四条及配套设施,致力推动盟机集团打造世界有影响力的数控机床品牌生产企业,投产后年产值将超3亿元,为当地新增200个就业岗位。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工人们正采取“错峰施工+防暑保障”双管齐下的方式,确保进度不受高温影响。“工地上配备了足额的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等清凉用品,还有专人巡查防中暑。”
在火热的建设现场,像杨宏旺、袁恢平这样的劳动者还有数十人。他们用晒得黝黑的皮肤、被汗水浸透的工装,诠释着“与时间赛跑、为产业筑基”的担当。据悉,项目主体工程预计10月竣工,向着年底投产目标全力冲刺。
记者手记
离开工地时,夕阳为钢构厂房镀上一层金辉。工人们的剪影在高架上晃动,仿佛一组跃动的音符。这些平凡英雄用双手托起的,不仅是冰冷的钢筋水泥,更是一座城市迈向“智造”未来的热望。他们的汗水,正滴答成邵阳产业升级的最强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