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污染源及预防对策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气体污染源主要有施工扬尘、施工车辆机械排放的尾气以及装修阶段装修材料挥发出的少量有机废气。
(1)施工扬尘的影响分析:
施工扬尘主要有施工车辆行驶过程中扬起的灰尘、渣土等装卸时产生的扬尘及裸露地面因风蚀而产生的扬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施工管理,及时对施工场地和运输道路进行洒水降尘,对易起尘物料进行防尘网遮盖,运输车辆车厢采用篷布遮盖,设置洗车平台冲洗进出车辆轮胎,厂区四周已修有围墙阻挡,同时,应严格执行邵阳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中要求,在重污染天气下应停止施工。采取相应措施及现有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2)施工废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车辆、打桩机、挖土机等因燃油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烃类等污染物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但这种污染源较分散且具有流动性,污染物排放量不大,表现为间歇性特征,可以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因此,施工机械尾气经大气扩散后对周边敏感点的影响较小。
(3)装修废气环境影响分析:
在对建筑物的室内外进行装修时(如表面粉刷、油漆、喷涂、裱糊、镶贴装饰等),油漆和喷涂会产生废气,尤其是挥发性废气(如苯系物、甲苯),会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应予重点控制,采用环保涂料,加强通风,施工人员佩戴口罩,并在装修完成一段时间后再入驻生产,以减轻装修废气对员工身体的影响。
综上,项目施工期产生废气经相应措施处理后,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且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该影响也随之消失。
2、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废水主要为施工机械及出入场地运输车辆的冲洗废水,污染因子主要为COD、SS、石油类等,项目在施工场地设简易沉淀池,对施工废水进行沉淀处理,处理后的废水回用于车辆冲洗或场地洒水降尘。施工场地四周设截洪沟,将初期雨水导入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洒水降尘,防止下雨时裸露的泥土随雨水流进入沟渠,造成水体SS增加,泥沙淤积,堵塞道路两侧的市政管网。
综上分析,本项目施工期废水经循环利用后对区域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
本项目施工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
①施工单位必须选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施工机具和运输车辆,同时加强各类施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保持其更好的运转,以便从根本上降低噪声源强;
②施工生产区装卸机械、建材和物料要做到轻装、轻卸;
③避免高噪声设备同时运行,禁止夜间施工,高噪声设备尽量远离东西两边的居民房;
= 4 \* GB3 \* MERGEFORMAT ④合理安排物料运输路线和时间,运输车辆在途径村民住宅时应限速行驶、禁鸣喇叭,避免噪声扰民。
= 5 \* GB3 \* MERGEFORMAT ⑤ 项目场区四周已建有围墙,在东西两侧施工前应做好通知工作,告知居民关闭窗户,通过施工设备做好减震处理,两侧围墙上方增加临时声屏障,以减少噪声对周边的影响。
预计采取上述措施后可减少15-25dB(A)的噪声,项目建设方应做好施工管理,多与周边居民沟通协商或聘用其为施工人员,同时,尽量选择在居民外出时使用高噪声设备,避免与周边居民产生环境问题纠纷。
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本项目场地已平整,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可回收的应进行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应及时清运至邵阳市渣土管理部门指定地点填埋处理,并要求规范施工、运输,不能随路洒落或随意倾倒。
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固体废物可得到妥善处理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运营期污染源及预防对策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的废气有配料粉尘、锅炉废气、熔炉废气、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和汽车尾气等。
(1)粉尘
项目粉尘包含配料粉尘、碎玻璃粉尘和研磨粉尘。
①配料粉尘:采用集气罩从配料口上部进行收集后通过管道连通布袋除尘器收集处理,处理后的废气从37m高排气筒排放,集气罩收集效率约为90%,处理后废气经排气筒排放,避免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粉尘经处理后均能达到相应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②碎玻璃粉尘:破碎机自带布袋收尘器收集该粉尘,收尘效率为99%,回收粉尘可作为原料,其余1%呈无组织排放,根据《电子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495-2013)中无组织排放限值,项目碎玻璃加工粉尘无组织排放无超标点,无需设置大气防护距离。
③研磨粉尘:采用集气罩进行收集后通过管道连通布袋除尘器处理,处理后从37m高排气筒排放,排气筒与配料粉尘排气筒共用1根。集气罩收集效率约为90%,排气筒位于主厂房1中间东侧位置,避免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粉尘经处理后均能达到相应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2)锅炉废气:
本项目使用天然气作为燃料,锅炉排放的废气浓度均能达到《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预测值均低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限值。项目锅炉排气筒下风向175m为厂房边界内,故本项目锅炉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3)熔炉废气:
熔炉废气主要污染物为NOX和烟尘。熔炉废气采用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冷却塔+吸收塔进行处理NOX、S02和烟尘排放浓度达到《电子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处理后的废气再经35m排气筒高空排放,排气筒位于主厂房1中间位置,避免粉尘对周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废气经处理后均能达到相应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4)备用柴油发电机废气
本项目设有2台2500kW的备用柴油发电机,位于碎玻璃加工厂房北侧专用的设备房内,柴油发电机产生的燃油废气主要为SO2、烟尘、NOX、和CO等,备用发电机只有在停电的应急情况下才会使用,一般发电时间较短,全年使用时间数少,废气排放量较少,污染物浓度达到GB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第三阶段标准中Pmax>560kW的排放限值,废气对项目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5)汽车尾气
本项目共设计车位露天生态停车位224个,汽车废气中污染因子主要为CO和NO2等,汽车尾气产生量较少且呈无组织排放,经大气扩散稀释后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综上所述,本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经过相应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2、水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1) 地表水影响分析:
本项目运营期废水包含生活废水和生产废水。
①、生活废水(含未预见废水)
生活废水包含办公楼废水及未预见废水(含消防废水)。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市政污水管网排入进站路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后排入资江。
②、生产废水
生产废水包含生产软化水产生的废水和循环冷却水。冷却塔消耗的冷却水全部蒸发入大气环境中;除熔炉废气设备产生的废水经沉淀池沉淀后可循环使用。生产废水经妥善处理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
(2)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周边居民饮用水源为自来水,本项目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进站路污水处理厂,生产废水直接外排。主要可能影响地下水的情况为地下柴油储罐使用、保养和清洗时部分油污渗入地下,建设方应对地下柴油储罐区采用混凝土防渗处理,柴油储罐为密封的耐酸碱防腐蚀材料,每年对地下油罐保养和清洗一次,并做好相应防护工作。
综上所述,项目运营期废水经过妥善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的噪声主要为生产设备的噪声。
项目运营期,昼间南、北面厂界噪声值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类标准,昼间西面厂界噪声值能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东面厂界噪声值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值0.8 dB(A)。敏感点昼、夜间噪声值均能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
综上所述,项目的运营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不大。
4、固废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运营期主要固体废物有不合格产品经破碎后的碎玻璃(含边角料)、除尘器收集的粉尘、球墨车间产生的废研磨球、熔窑产生的废耐火材料、制水设备中产生的废膜和废活性炭和员工生活和办公垃圾等。
一般固废建设单位应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相关要求建立固体废物临时的堆放场地,不得随处堆放,禁止危险废物及生活垃混入,固废临时贮存场所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地面应采取硬化措施并满足承载力要求,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地基下沉。
b. 要求设置必要的防风、防雨、防晒措施,堆放场周边应设置导流渠。
c. 按《环境保护图形标识—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要求设置环境保护图形标志。
项目危险废物临时贮存场所的建设必须满足《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的相关要求,项目设置1个危废固废暂存间,面积约10m3。对危险废物的收集、暂存和运输按国家标准有如下要求:
A、危险废物的收集包装:
a.有符合要求的包装容器、收集人员的个人防护设备。
b.危险废物的收集容器应在醒目位置贴有危险废物标签,在收集场所醒目的地方设置危险废物警告标识。
c.危险废物标签应标明以下信息:主要化学成分或危险废物名称、数量、物理形态、危险类别、安全措施以及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及电话。
B、危险废物的暂存要求:
危险废物堆放场所应满足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中的有关规定:
a.按GB15562.2《环境保护图形标识—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设置警示标志。
b.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和基础防渗层,地面无裂隙;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
c.要求有必要的防风、防雨、防晒措施。
d.要有隔离设施或其它防护栅栏。
e.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并设有报警装置和应急防护设施。
C、危险废物的运输要求:
危险废物的运输应采取危险废物转移“五联单”制度,保证运输安全,防止非法转移和非法处置,保证危险废物的安全监控,防止危险废物污染事故发生。
综上所述,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经过妥善处理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相关政策,符合邵阳经济开发区相关规划,项目选址和平面布局均合理。项目废气、废水、固废和噪声均能做到达标排放,在切实落实本报告表中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确保采取可行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基础上,可以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和风险影响降低到周围环境可以接受的程度。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