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区内要闻
邵阳市委书记、市长联合发表署名文章
发布时间:2024-06-05 10:35 | 来源:邵阳市生态环境局 |
分享到:

奋力绘就美丽中国建设“邵阳画卷”

——写在第53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

中共邵阳市委书记 严华

邵阳市人民政府市长 华学健

今年6月5日是第53个世界环境日,我国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伟大实践。

生态资源是邵阳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邵阳最具竞争力的优势。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美丽邵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2023年,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6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4天、优良率为88.8%;全市地表水总体水质为优,52个国省考断面、16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营造林4.44万公顷,治理受污染耕地3.81万公顷,修复历史遗留矿山678.3公顷;市本级和邵东、绥宁成功获生态环境领域省政府真抓实干表扬激励;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深入推进,南山国家公园候选区已达到国家公园设立条件,争取第二批正式设立。

生态兴则邵阳兴,生态美则邵阳美。奋进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更加自觉地将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全局中谋划推进,让绿色生态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最充沛的动能、建设现代化新邵阳最厚重的底色。

要始终扛牢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2023年7月,党中央时隔5年再次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着眼发展全局、强化一域担当,进一步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要持续发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要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认真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全力以赴消除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欠账,化解生态安全领域风险隐患,守护好邵阳的好山、好水、好空气。要全力守好蓝天,强化区域污染协同治理,统筹推进供热结构调整、机动车尾气控制、VOCs综合治理、扬尘污染整治和秸秆禁烧管控,不断提高优良天数占比。要全力守护碧水,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四水同治,持续开展“Ⅲ类水质断面清零”专项行动,不断提升水环境质量。要全力守住净土,深化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强化危废处置和农村污水处理,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加强耕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严格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

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我们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统筹好发展与保护、发展和安全等关系,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现路径,加大对新能源、生物医药、装配式建筑等新兴绿色产业的培育力度,以及对化工、轻工等传统产业的绿色化改造力度,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不断提升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要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在确保生态系统功能不被破坏的基础上,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资源作为生产投入品,通过运营实现生态资源的转化与应用,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要认真落实“碳达峰十大行动”,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1+N”政策体系,积极参与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要着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家园。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不仅要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更要统筹规划公园、绿道等配套设施,让群众能够推窗见绿、开门亲水、移步进园,真正享受环境质量改善的成果。要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加强生态廊道建设,积极建设绿色低碳社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不断扮靓城市,让市民“转角遇见美”。要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行动,加快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培植乡土文化元素,让乡村美得有灵魂、绿得有特色。要加快实施一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大力开展生态示范创建,坚持以点带面,引导和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创建国家级“两山”基地。要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田长制,实施好长江“十年禁渔”,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努力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共赢。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让我们携起手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推动美丽邵阳建设取得新的成效,为美丽湖南、美丽中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关闭       打印
主办单位: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联系电话:0739-5486000 | ICP备案编号:湘ICP备0600741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39 | 网站地图 |  湘公网安备43050202000153号 |

主办单位:邵阳经济开发区 联系电话:0739-5486000
ICP备案编号:湘ICP备06007413号 网站标识码:4305000039
网站地图 | 湘公网安备4305020200015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