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4年,经开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引领下,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紧跟“八大行动”,紧盯招商引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三大主业”,全力以赴稳增长、强机制、促发展,产业、项目、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不断累积增多,全区经济“稳”的基础更加巩固,“进”的步伐更加有力。
这一年,我们一起努力拼经济,尽心尽力抓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壮大。经济指标持续增长。全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900亿元,增长10.6%;规模工业总产值475.6 亿元,增长10.4%;规模工业增加值 102.5亿元,增长 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6亿元,增长21.1%;进出口总额56.3亿元,增长3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9 亿元,较好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发展格局不断拓宽。邵虹基板第2条生产线顺利点火,连续四年被列为省政府“十大重点产业项目”,彩虹盖板产品“满产满销”,国家第三大电子玻璃生产基地初具规模。三一专汽获评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实现全市历史性破零。规划及建设4平方公里医药产业园,不断向“新赛道”迈进。功能定位加快聚焦。不断完善与双清区、产发集团“一体两翼”“三方联动”机制,推行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探索“管委会+”模式改革,园区顶层设计不断优化,发展思路不断清晰,以稳促进的机制持续健全。
这一年,我们一刻不松增动能,千方百计抓引资,投资活力日益增强。坚持真招招真项目。引进项目 55个,完成合同引资额 88.5亿元,其中三类 500强项目2个,亿元以上项目23个,精一 AG 玻璃、昭陵机械、兴峰锂电、众速激光、富弘达智能、利鸿运动用品等 36个项目实现签约即开工、开工即配套。实际利用外资526万美元,增长5.3%。全力原地倍增项目。圣菲达、口味王、兴悦科技、捷联通、良诚新材料、富兰地、幸福新能源等 9家企业原地扩产,竣工4个,在建5个,新增投资约20亿元。出台政策激活项目。招商引资新政实施后,我们针对存量,出台“三年过渡期”措施,分类处置存量项目政策兑现;针对增量,出台普惠式、评价式、后置式产业扶持措施,为招商引资提供政策引导和保障支撑。
这一年,我们一心同功扩投资,全力以赴抓项目,发展后劲快速提升。全年共建设省市区重点项目45个,完成年度投资 89亿元,年度完成进度达122%。一批重点项目快速推进。邵虹基板玻璃项目、金盘科技项目、中非产业园3个市十大产业项目如期完成投资达效;2个市十大基础设施项目,中联云港项目成功点亮运营,铁路货栈场项目实现主体竣工。一批债券项目有序推进。院士产业园、第二工业污水处理厂、进站路污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大元片区排水防涝设施项目加速推进建设。一批强链项目滚动推进。中国移动、捷联通、宝隆二期、盛阳四期、宏邦发制品、九宜日用品、智能提升窗等 9个用地项目竣工;兴悦科技、良诚新材料、母婴产业园、钰豪研磨、液压管制品、千通管业 6个用地项目投产;鑫阳环保、华泽锂电池、锂电池极耳、宝盾金属等12个租赁厂房项目投产。年度竣工、投产的用地项目数量为近三年最多。
这一年,我们一如既往强链条,全力以赴抓产业,产业基础不断夯实。龙头企业发展加速。湘中制药、湘窖酒业获评国家绿色工厂,维克液压获评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通达汽零、富兰地刀具等 5 家企业获评湖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邵纺机、连泰鞋业、圣菲达等 4家企业列入 2024年“智赋万企”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名单。产业能级提升加速。新能源专用车集群获批省级产业集群。新增规模工业企业 17 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12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20家,新增省级智能制造企业 8家,新增智能制造产线 45条、智能制造工位 120个。科技创新转型加速。邵虹公司中标国家工信部“2024年产业基础再造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项目”,可获批资金 4500万元;良诚新材料公司作为国内首创,成功开发 4 英寸金刚石单晶生长MPCVD 设备;达力智能、富士电梯、万脉医疗等4家企业成功申报企业工程技术中心。
这一年,我们一心一意优环境,真心实意抓服务,营商环境不断提升。“送解优”不打烊。选派 160多名干部职工开展“一站式”驻企联络服务,采取“同类同解”“揭榜挂帅”做法,持续开展“送解优”活动,累计解决融资贷款、招工用工、人才引进、物流运输、设备补贴、产业链配套等方面问题 106个。公交出行等揭榜挂帅项目得到企业高度认可,相关做法也得到了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降成本”不停顿。推行项目手续“一条龙”审批、“一站式”服务,有效降低成本。全年定期召开政策
兑现会,累计兑现各类资金 3.25亿元。为14家企业提供担保贷款 3600万元;指导 50家企业成功申报潇湘财银贷白名单,获批信用贷款 1.5亿元;组织开展 5期政银企对接会,60余家企业获银行贷款 3.8亿元。帮助口味王、圣菲达、连泰鞋业等企业新招用工人员 7078人。“解矛盾”不避难。“三类土地”清理实现全部清零,稳妥积极处理拓浦精工、拓奇科技、湘中源医药物流、桑德环保等诸多巡视反馈、沉积已久的历史遗留问题,让企业看到了园区“新官理旧事”决心和诚意。开创性的完成了爱莲雅苑安置小区交付、聚龙名都安置房置换,制约和困扰园区多年的超期安置问题逐步解决。
这一年,我们一以贯之强基础,从严从实抓自身,工作作风不断改善。坚持党建固本强基。坚持以“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确保各级指示要求在园区落地生根。全年组织党工委中心组理论学习13次,实现51个基层党支部、320余名党员全覆盖。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受到中央党纪学习教育调研组肯定和好评深入推进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主动接受省经责审计全面体检,统筹安全生产、生态环境、平安建设三条底线,出台各类制度 12项,加快推进园区精准化管理建设。坚持体制改革赋能。开展工作编组试点,实施“双轮驱动”带“四轮联动”,推进了市场化建设运营、合作共建、绩效薪酬制、岗位聘用制4项改革试点。全年优化编外人员122名,引进机关年轻干部 5名、事业单位研究生人才4名、园区雇员16名。推行零基预算改革,实现以事定钱,以钱谋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持久保持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持续推进“清廉园区”建设,全面落实“十必严”要求,持续开展政治站位不高、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不到位、群众观念淡漠、权力观异化、政绩观扭曲等问题整治行动,筑牢党员干部“三不腐”决心;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年立案4件4人,降级2人,政务警告处分1人,约谈1人,责令检查2人,下发“两单一书”11份。